厦门灵玲动物王国白鹈鹕出走了,你见过它吗?
原标题:厦门灵玲动物王国白鹈鹕出走了,厦门你见过它吗?灵玲
白鹈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通体白色,王国颈细长,白鹈嘴巴长而粗直。鹕出 厦门灵玲动物王国供图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宗琴)“全程救急,厦门寻找失踪鸟。灵玲”昨日,动物在厦门人的王国朋友圈里,一条寻鸟的白鹈消息被广泛转发,引起关注。鹕出记者了解到,厦门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鹈鹕于6月29日从厦门灵玲动物王国“离家出走”,灵玲至今未归,动物目前工作人员正四处寻找,希望市民留意。
这只白鹈鹕为何会失踪?平时园区是如何对其进行管理的?昨日,记者与厦门灵玲动物王国取得了联系。
突然失踪?
剪羽时跃出防护玻璃出逃
通体白色,颈细长,铅蓝色的嘴巴长而粗直,嘴巴下有一橙黄色皮囊,黑色的眼位于粉黄色的脸斑上极为醒目,胸有一簇黄色长的披针形羽毛……失踪的“大嘴萌物”白鹈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一只公鹈鹕,目前已成年。6月29日10时50分,它消失在集美区洪厝公园方向。
生活在园区里的白鹈鹕为何会失踪?“当天我们的工作人员正给这只白鹈鹕剪羽,它突然跳上栖架跃出防护玻璃,逃离了展示区。”厦门灵玲动物王国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李源信说,每隔一个月左右,工作人员就会为白鹈鹕剪羽,防止它羽毛长得太快飞出去。
当天,这只白鹈鹕跳出展示区后,工作人员赶紧寻找,没想到它一跃而起飞出园区,在九天湖上空盘旋。工作人员一路跟踪,最后看着它在洪厝公园方向消失不见。
管理不够?
未采取特殊保护致其飞走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只白鹈鹕是今年1月份来到灵玲动物王国的。当时和它一起来的还有9只,白鹈鹕常成群生活,平时主要以鱼类为食,善飞行游泳。
那么,园区作为主要驯养单位,平时是如何管理白鹈鹕的呢?驯养这类国家保护动物又需要什么条件呢?
据了解,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应当持有许可证。李源信表示,园区持有国家驯养繁殖许可证,在引进白鹈鹕时就已经报备,并根据白鹈鹕的习性,为其打造了适合生活的场所。
“平时白鹈鹕都是在场馆内自由走动,给游客观赏。”李源信说,这次为其剪羽时没有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没想到它会飞走,确实是有些疏忽”。找到后,他们将更加密切关注白鹈鹕的生活动态,及时为其剪羽,加强保护。
厦门灵玲动物王国表示,白鹈鹕是群居动物,在野外独自生活可能会出现觅食困难的情况,如市民有相关线索,请联系厦门灵玲动物王国。
(责任编辑:娱乐)
-
吴声栋开着农用拖拉机松土近日,记者在晋江安海镇人力资源市场四楼“创业驿站”见到了吴声栋。如果不是有人介绍,很难相信这位皮肤黝黑、正在拖地的小伙,就是返乡创业的复旦大学博士。&l ...[详细]
-
「展会预告」伟业计量与您相约兰州—甘肃分析测试技术前沿论坛暨实验室地域跨界交流大会
6月21日与您相约甘肃兰州,共赴首届甘青宁三省区分析测试技术前沿论坛暨实验室地域跨界交流大会!拟邀中科院化物所,甘肃省疾控、省食检院、牧研所、测试中心、药检院、有色金属院、省环监站及宁夏、青海专家作报 ...[详细]
-
今日(7月18日)河洛工作室公布了《河洛群侠传2》部分红颜立绘图,这些角色或许是你的知己、旅伴、敌人……亦或牵动命运的关键人物。你对哪位最感兴趣?她们是你行走江湖途中,可能相遇的女子。或擦身而过,或萍 ...[详细]
-
福建省内旅客列车7月25日全部停运 编辑:文竹 来源:新华社 ...[详细]
-
新年快樂,開工大吉。比特幣首度站上5萬美元大關,是投機還是避險?同樣往上衝的還有油價,經濟真的復甦了嗎?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详细]
-
将乐在全省率先试点村庄撤并工作:“1+1>2”,破解乡村发展困局
东南网6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陈雨丽 梁宪辉)“事关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请大家慎重对待,投出庄严一票。”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村民认真思考,提笔勾出自己的意见,排 ...[详细]
-
慢节奏+阵地战+5失误=超级稳 灰熊变阵避免横扫发布时间:2022-01-31 09:51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数据 投篮点 实录 北京时间4月21日,NBA季后赛激战3场,其中孟菲斯灰熊主 ...[详细]
-
东南网6月12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吴伟 林文晶) 10日,三明市沙县区“村企农”联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三明市沙县区两山生态资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ldq ...[详细]
-
10月10日上午,汉阴县城关一小举行了“红领巾爱祖国”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暨新队员入队仪式,259名新队员在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光荣加入少先队。随着雄壮激昂的出旗曲响起,护旗手们迈着矫健的步伐 ...[详细]
-
“五一”出行攻略看这儿 高速这些施工路段要避开发布时间:2018-11-02 08:17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高速出行看这儿 河南高速 这些施工路段要避开 河南商报记者 陈诗昂 一年一度的“ ...[详细]